几个月前的安桥功放坏了后, 忍不住立马换了新的5013, 现在想起来应该换高级一点的, 但耐何小弟经常听歌,所以当时没想太多; 但换了5013后触发了埋藏在心内期待已久的升级欲望,之后新的主箱, 中置, 后级,反射都一一搬回家了, 直到最后的低音炮... 在较早前一位烧友提到的文中知道SVS 出了SB3000后就一直念念不忘. 觉得他的那个APP太方便啦, 13寸的弹性及量感应该都很适合客厅环境(原用12寸 都很满意)... 但奈何当时国内未到货, 亦未知多久会有, 所以就转移了目标去其他牌子. 但是 SB 3000 的身影一直盘据在我脑海中. 在买炮赶过年的心态下, 原本想买15寸炮的, 不过去现场试听过后没有很惊艳的感觉,那炮箱尺寸又太阔, 放在二,三十平小厅会显得不协调... 纠结了很久后决定还是再去问问SB 3000吧. 结果发现终于到货了!! 所以两天后它就出现在我家里
昨晚跑了一次奥的赛已经
11点了 今晚再试效果. 打算过两天去香港买UMIK-1 回来调一下, 尝试APP 的EQ功能
19/1更新
第一晚跑完奥得赛後发现炮的电平要+12跟中置相差24,心里沈了一下没理由这炮输出比原12寸弱,看了一下说明原来SVS 建议音量要调到-10.昨晚回到家立马再跑一次AV 的eq,这次电平就很接近了
除功放的自动eq外就什麽都没再设置了,炮跟功放的音量都是-10。
第一段片就试杜比打雷那一段,打雷那一刻没什麽特别,但除後的低频就滚滚而至,轻松震动整张沙发。
之後同是杜比测试片段,树叶落下那一段,它边下落边旋转时那低频感觉同时在自己心内盘旋,不是很强烈但挺有趣的。
之後再试了几段杜比电影片段都没很大震撼,直到我走到炮口对外4米左右的饭桌边吃饭边看星球大战游戏的短片才感觉到那AT-AT“炮”的冲激,不知是错觉还是炮位真的要调整。
今天试了4K修复版的黑客帝国奇洛以1打百那一段,打击力只有一点点。再试我最喜欢的星际穿越飞离黑洞那一段,很有现场感因为整个客厅都跟那飞船一样在震,不错。
除後又试了很多片都没试到有很明显的打击感。到最後试洛杉矶反击战那些军人坐运兵机飞到战区途中遭遇空中炮火那一段,旧炮在这里是拍边拍得一塌湖涂,但3000就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我可以清晰听到那些炮火在我前後上下左右不同位置爆開,还有那些很密集的炮火每一炮的声音原来都不是一样的!!
SB3000 不知是炮位原因还是没调好的关系,打击力不明显,是有点失望。但是我试了几个小时的超低音片,功放开到-8都从来没有拍过边,这点我很很很满意,我相信同级的其他产品都不一定可以在没任何低切及炮EQ调较下做到。这点SB3000评测不多,但国外影音网反映其他个别品牌在大声压下会有拍边。
借其他烧友的形容,我觉得SB3000 的质感,量感及弹性都是很好的,绝对能满足2,30平的客厅。
稍後再试试用他来听音乐。
原本买了 10 米长的 RCA 线作找炮位用 , 但那百多元的线做工太差没声就算 , 轻轻一拉居然会线插分离 , 所以就原位调较 , 反正原位最不影响客厅美观 .我弄了两三晚试了炮位不同角度及移了 2-3 尺位置 , 分别都不是很大 , 87Hz左近都是有大谷 . 最后把所有房门窗都关了后就好很多 , 另外 ROOM GAIN 要逐个试一下 , 没用 ROOM GAIN 前 30HZ 有大峰及能量很大会导致拍边 , 最终选定 ROOM GAIN 31Hz SLOPE 12Db, 那就顺滑多了 . EQ 那边的Q Factor 推尖一点即数值大一点会比较有效果及 thd 失真可以少很多. 极性 , 相位调过后没明显分别 , 我就全归原位算了 . 低通没开 , 不过音量开到 - 10 提心吊胆地试了很多片都没出现过拍边 , 之前没有的打击力都出现了, 当然不能跟113V2 那些比, 不过我觉得很自然. 最过瘾的是那低频的定位, 看唐山大地震时我真的感觉地面是从我右脚低下裂开.我主音箱是世霸 維納斯3.0, 低頻本已不差, 開了3000後試音量, 最後設定-30dB, 聽交響樂, 琴姐, 流行都沒違和感. 用 Massive Attack 的Angel, Rhythm & Sound 的 Mango Drive,對比後, 3000 的效果就明顯地會加強了那段低頻的線條, 結象更清晰, Miles Davis 的So What 等爵士樂段顯現出它的彈性及帶出的節奏感.我本來就是聽歌多, 在家看電影少的, 但它兩方面的表現都令我十分滿意, 之後要看的就是耐用和售後了. 本人聽音樂看電影很多年, 但影音系統是小白一個, 上文僅作分享. 歡迎們對指點調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