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上千张唱片的真实感受分享

2021-02-26 12:12发布

每当有人问到我在数字音乐的时代为何还选择用CD碟或者LP听音乐的时候,我会告诉他,在大多数时候,我喜欢的并非是一首歌,而是背后的故事,拿着实体唱片使我有去了解故事的冲动,这是个情感的延续,在每一张唱片上承载着,感动也好,悲伤也罢,唱片拿在手里是真真切切感受到的。


我相信拥有过千张唱片的并不在少数,某日在知乎上恰巧有人提问拥有上千张唱片是个怎样的体验,征得原博主同意后将故事分享给大家。


图片

这来写写我家和我爸的收藏吧,ps:我家不是卖碟的,只是爱好罢了。

先上个家里的图。

无滤镜所以比较丑,让爸爸随手拍的。

这拍出来的只是一部分,家中有2千张以上DVD和蓝光碟,1千多张黑胶,至少2000多张CD(具体多少并不能数的清)。

1(1).jpg


2(1).jpg

爸爸自从30年前喜欢上古典音乐,就开始陆续的收集,

从磁带、黑胶、CD、SACD一路走来,当然也非常喜欢看电影,

几十年下来看了不止1万多部的优秀作品,把能收集到的(以前只能收录像带,后来是LD,只是LD价格昂贵,收的很少,再后来DVD的出现,使大规模收藏又有了可能),尽量收集。

3(1).jpg


他说,收集的乐趣在于寻找的过程,像现在网上什么都能找到,方便确实是方便,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对他而说,缺乏了一丝乐趣。

4(1).jpg

我问他,这么多收藏里,有什么想他别介绍的,他给了我这两张。

这是他第一次购买的黑胶唱片,所以他印象特别深刻。

曲目是勃拉姆斯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阿劳钢琴,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伴奏,海汀克指挥)和舒伯特的第21钢琴奏鸣曲(D960)、舒曼的林中之景(OP82)。

他说,虽然已经距今三十年了,依然历历在目,只因当时要购买二张黑胶实在是太难了。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十几元,花三十元买2张黑胶会严重影响这个月的生活,但实在喜欢,咬咬牙一冲动就买了,后面的事也不管了......

5(1).jpg


6(1).jpg

花三十元买2张黑胶会严重影响这个月的生活,但实在喜欢,咬咬牙一冲动就买了,后面的事也不管了......爸爸似乎都能随时“变”出来。小时候床头故事他会给我讲圣经,家里有一套套各种好玩的书(鉴于这里讲藏碟就不多说了),很多东西问他都能马上讲出来,艺术史,电影史,历史...

和我妈妈从小喜欢带我出去旅游不一样,他就一点都不爱动,但小时候的我,总觉得他脑子里装了整个世界。

图片

我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每年飞到全国,甚至出国去一些地方采购黑胶唱片。所以拥有上千张藏碟是个什么体验,我觉得会回答起来可能有点儿不准确,不如就回答一下拥有上万张藏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吧。

按照惯例,先上照片:

7(1).jpg

家里的全景照片,大概是这个样子的,右手边就是唱片墙了。家里这个唱片架已经顶到了房顶。上面密密麻麻的塞满了黑胶唱片,具体没数过,我估计三四千张还是有的。唱片墙里也放的不是全部唱片,还有一些在箱子里,还有一些在工作室里。有一些零散的唱片被放在了桌子上或者是酒柜上,黑胶唱片在家里成了毫不费力唾手可得的东西。

这两天唱片墙正在整理,因为有一些唱片拿去转录了,需要更换,所以架子没那么满,有一些被我装进了箱子了,此时此刻在我坐的位置给大家拍一张杂乱的富有生活气息的唱片墙局部。

8(1).jpg

自己也收藏了几百张CD,后来因为开始听黑胶,逐渐的就不买CD了。所以现在的唱片收藏,主要以黑胶为主。风格相对来说比较全,但是比较精彩的部分还是爵士乐。但是诸如古典音乐啊,华语流行啊,一些十分精彩的唱片也有收藏。不过可能和真正的专业藏家比,也不成体系。摆在台面上那几张一个是最近听的,还有就是女朋友觉得可爱的,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选择。


我从小就有买唱片的习惯,后来又因为从事音乐行业,我真的是从事音乐行业的,不是搞书法篆刻的,这种习惯也就一直延续了下来。我第一次自己买唱片应该是在2000年我14岁的时候。那会儿对音乐是非常痴迷的。


那会儿自己也还不懂什么叫打口盘,也不知道自己该听什么样的音乐。买唱片都是买盗版盘,但是无论是什么盘,买唱片都是要花钱的。当时也没有这么发达的数字音乐服务,随便可以试听唱片,我买唱片的指南就是那个盗版唱片店的老板。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会儿我有一台可以听CD的桌上音响。那会儿的盗版唱片20块钱一张,我一般攒零花钱,都是一个月买一张唱片。因为我那个时候的零花钱应该只有20块左右,这钱我还得没半个月花六块五用来买大众软件。所以其实听唱片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当年唱片店的老板给我推荐了Pink Floyd的《The Wall》,说这张特牛逼。是一个双张唱片,特别推荐我听。我当时一听老板吹的天花乱坠的心就痒痒了,但是双张意味着40块钱,40块钱对我一个月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于是我只能有时候中午饿着不吃饭攒钱,我忘了是两周还是三周,攒够了钱买了这张《The Wall》。

回家听完就哭了。因为觉得太TM难听了。你无法想象,一个14岁的孩子是可以理解Progressive Rock这种晦涩的风格的。但是你可以想象让一个青春期的孩子饿肚子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是我整个年少时期对唱片最深刻,也是最惨痛的回忆。所以在我们那个年代,喜欢音乐的人,不能像现在的小朋友一样不了解背景知识就听自己好听的歌儿,随随便便的听。因为我们试听的成本是非常非常高的。


钱是有限的,如何花钱,一个是用56k的猫上外国网站查,另外一个就是和各种盘友,前辈们交流了。就比如北京,其实玩儿到这个级别的玩家,虽算不上少,但也绝对不多,有时候唱片店碰上,聊聊天,逐渐也就多了好多朋友。有些朋友从未谋面但也早已听说,比如DuckMan电板鸭(化名)和他媳妇,单论那都是北京著名的藏家。最可怕的是两位藏家居然并了股了还有了小宝宝,论收规模,应该只在我之上。


05年开始在TOM音乐写稿。和邹小樱 (化名)是同事,我们的领导是贺愉同志(化名),他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负责给我们发稿费。我才慢慢有了钱自己买唱片。后来就这么一直在互联网音乐行业从业。买唱片成为了日常特别正常的一件事情,成为了一种平淡的生活方式。可能就买衣服,去吃好吃的一样,是一件特别自然的事情。于是慢慢的,也就有了好多好多的收藏。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越来越懂唱片。

我不敢说我是有最多或者最好黑胶唱片的人,但是大概我是全中国走唱片店走的最多的人,毕竟中国绝大部分有代表性的黑胶唱片店我都去过了。我的同事其实也和我一样是差不多的人,所以我们一起出差,是这样的:

9(1).jpg

这是在香港深水埗著名的黑胶店阿Paul那里。我们这些人的工作就是在这些唱片里找出需要的唱片,现在Paul那里已经比那会儿大了很多。


一群人天天和黑胶唱片打交道,出差买唱片的大概感觉是这样的。

10(1).jpg


香港HMV的黑胶负责人,已经是我们的好朋友了。每次去除了买唱片,都要攀谈上一番,聊聊音乐。

11(1).jpg


这是台北的某家诚品。

12(1).jpg

这是在台南的“耕者有其田”唱片店。

13(1).jpg


这是在高雄。具体店叫什么名字我给忘了。想想看,别人去台湾都是环岛开车自驾啊,骑行啊,我们也从南到北。目的是买唱片。那种架势大概是这样的:

14(1).jpg

这是我们在台北三创唱片购买的一部分唱片,店里的工作人员和我们合了个影。

我们每次满载而归,都是这样的。

15(1).jpg

实话说,这算少的。

16(1).jpg

我也不知道为啥两次在机场我穿了一身衣服。可能我就那么一身衣服,因为买唱片穷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时候工作环境都特别干净。也有特别脏的地方。

17(1).jpg

就比如,烈日下,厕所旁,我们伴着屎味儿工作,挑选有价值的唱片。很多朋友们也会从世界各地的唱片店给我带回来一些唱片,大家都知道我喜欢这个,有时候三五朋友来家里喝喝酒,聊聊天,撸撸猫,听听音乐,是一件挺开心的事儿。关于收了一大堆唱片这件事儿的感受 DuckMan电板鸭(化名)说的已经很好了。尤其是最后一条所说,收碟不是什么自豪的事儿。来我家拿着黑胶拍照的也绝对不是我。我和板鸭不同的是可能对我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强迫症,自从开始听黑胶,我也就不买CD了。自从买黑胶已经成了工作,也就不怎么没有那么大的强迫症,自从开始听黑胶,我也就不买CD了。自从买黑胶已经成了工作,也就不怎么点什么,只是觉得应该去一趟,应该聊聊天,挺舒服的。


这两年沉溺于笔墨之道,还顺便上了个研究生。所以尽自己所能,为唱片店的衣服上写点儿字,也印在了唱片店的购物袋上,看着大家买完唱片以后都拎着写着我写的字的购物袋,自己也挺满足。还有人说我写的字漂亮,喜欢这件衣服,我也很高兴。不是因为成就感,只是觉得帮朋友这个忙,还挺开心的。这些年听音乐听的多了,逐渐的丧失了对音乐的新鲜感。又因为是工作的关系,听音乐多了几分冷静和克制。但是我依旧感谢音乐给我带来的很多东西,在这门艺术里面工作了这么多年,做了这么多事儿,音乐让我对很多事的看得更加平静平和,包括音乐本身。很少再为音乐热泪盈眶,也知道,自己这一辈子,可能就是默默地献给音乐的。也不再计较什么得失,自己努力去做,其他的事情,任凭他人去说。


在音乐这件事儿上,我说句不客气的话,我从业十几年,一刻从未懈怠过。那些一路走过来的老朋友大概是可以作证的。诸如 大果,邹小樱 之类。我们因为音乐结交,也都因为音乐让彼此的友谊更深厚,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比如在知乎这块儿地方,认识了天赋极高头发却没有那么红的 Sherry Li对我来说,从来音乐带来的享受是第二位的,第一位是老领导小贤所告诫的要职业。我一直以极大的责任心对待音乐这件事儿,走到今天,可以说是问心无愧了。满墙的唱片见证着我一路走来慢慢对于音乐渐渐变得平静的心,我天天看着他们心里挺踏实,也确实偶尔会特别怀念十四岁那个满怀期待拿起《The Wall》,然后哭鼻子的放学后的下午。


我其实和朋友们很少聊音乐,因为毕竟这是我的工作。就算曾经是情人,到今天也算是个糟糠之妻了,不足为道。每一个喜欢浪漫的孩子大概都做过一个艺术梦,希望将来能学习艺术,从事相关的行业。在十几年前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的这个艺术梦必然是属于音乐的。但是没想到今日重回校园,在中国著名的艺术学府深造,艺术梦是圆了,但是却搞上了传统艺术,每天沉溺于书法与篆刻之中,和上千年的古文字厮磨。音乐竟沦为了配角,想想竟感觉有些可笑。


但是说句真心话,这大概就是这满墙唱片和音乐带给我最重要的东西。真正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艺术作品,不一定是当下最火热的艺术作品,而是经得起艺术是考验的作品。这些能摆在我黑胶架子上的唱片如是,书法篆刻中的精品也如是。艺术的核心是自我表达。音乐和书法不过是不同的表达方式罢了。做音乐是,听音乐亦是,在电脑前写文章是,用毛笔写文章亦是。看书是,刻印亦是。从根源上,没什么不同。


所以要我说起这面唱片墙,在我看来其实表面的样子不重要,唱片里的内涵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是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态度,去慢慢拼凑起了这面唱片墙选择做了一个精彩的灵魂,是一件自己的事儿,其间的快乐与悲伤,也只有你自己清楚。


原文出处:音响百科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