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EPSON 爱普生TW6600投影的ANSI是多少?

2021-04-13 14:15发布

动态对比度和原生对比度的怎么换算? EPSON TW6600标6万:1,实际的ANSI是多少呢?奥图码566敢标50万:1,实测ANSI对比度也就160:1                      ...
付费偷看设置
发送
10条回答
楚楚小
1楼-- · 2021-04-13 14:39
动态光圈这个问题,确实是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比如avs上的manni,他就是典型的不用动态光圈的,而且因为他受聘于madVR技术团队,所以madVR Envy是推荐用户关闭动态光圈的。而Nigel(就是AV-Arrow,国外av圈子最有名的人之一,帮Christie开发了高对比度家用版本的Griffyn)以及Kris Deering(视与听杂志的主编),他们都是极其拥护动态光圈的。我认为用不用动态光圈这个问题还是要权衡利弊。主要的弊端是场景转换时突兀的明暗变化,这一点在原生对比度够高的投影上比较不明显。另一个弊端是会带来色温和gamma变化,我没看过JVC除了N11以外的机型,但是据avs上的用户专贴里的回馈,N5/7的上的动态光圈带来的色温变化和高光过曝比较明显,而N11因为大口径镜头导致的光路设计不一样,动态光圈没有上述副作用,虽然我自己其实还是能偶尔看得到。另外需要考虑的平衡是手动光圈设定值,手动光圈设置的越小,亮度越低,原生对比度越高,对动态光圈的需求也越小,并且由于手动缩小了光圈,动态光圈工作范围也越小,作用也就越小。所以越小的幕布,越可以把手动光圈值设置的小一些,这样提高了原生对比度,基本也就不需要动态光圈了。比如manni,他用的是N7,动态光圈会带来可见的色温变化,并且他的幕布比较小,低灯模式下加P3滤镜也能达到110nit左右(我忘了具体数值了)的亮度,所以他选择手动设置缩小光圈,提高原生对比度,并关闭动态光圈。而Kris在视与听工作室用的是11英尺宽的宽幅幕布,投影是N11,动态光圈副作用小,并且需要把手动光圈设到最大来达到合适的亮度,也就是原生对比度最低的状态,所以他选择打开动态光圈。Kris去年跟我打电话时还说过他看SDR和HDR都是光圈最大,并开启动态光圈,为的就是达到最大的动态对比度。Nigel的情况跟Kris类似,他在英国的陈列室暂时用的是N11,幕布也比较大。另外,他在佛罗里达新开了一间陈列室,展出他开发并且独家代理的Griffyn高对比度家用版,并会同场展出终极神器Eclipse。这两位都是动态光圈的坚定拥护者。总之最后还是要自己从手动光圈的设置对亮度和原生对比度的影响,以及动态光圈的副作用几个方面来综合考虑是不是要开动态光圈。作为厂家,我认为他们的责任就是提供这个选项,并且尽量优化好。这样消费者至少有自己选择是否开启这项功能的自由。关于HDR时代APL更低这个事情,我想再解释的更清楚一点,我说的APL更低,而不是整体亮度更低。比如同一部电影的SDR版本,平均APL是10%的话,假如SDR 峰值亮度设定在200nit,那么平均画面亮度就是20nit。而这部电影的HDR版本假如maxCLL是1000nit,并且显示设备达到了1000nit,而平均FALL仍然是20nit的话,那么APL就只有2%了。或者就算亮度没达到1000nit,但EOTF曲线是一直match到1000nit,那么APL也就还是2%。总之就是APL是画面平均亮度与峰值亮度的比值,HDR时代的电影的整体平均亮度基本没有变化,但由于更亮的高光的存在,导致平均亮度与峰值亮度的比值,也就是APL,大大降低了。换一个角度,从黑位来理解的话,同一部电视,假如对比度是5000,SDR模式时调到200nit,黑位就是0.04nit,而调到HDR模式时假如峰值亮度是1000nit,黑位就到了0.2nit。比如某一个暗场景的SDR版本的APL是1%的话,相当于平均画面亮度2nit的场景的黑位是0.04nit,而HDR版本的FALL基本还会是2nit,而黑位则提高了五倍到了0.2nit,就会明显发灰。
我就不信邪4
2楼-- · 2021-04-13 14:41
没有办法换算的,不是一一对应的数学换算关系。动态对比度:取决于每个厂家的设计,宣传,也没有第三方标准,由于动辄几十万,所以你加个7万8万的也不突兀,顺便换个型号改个价格。实际效果反而取决于软件,因为他要因应内容来调整,在HDR时代利用人眼的记忆效应来创造BOOST等效果,但也会带来色温改变等负面效应,既然是实时分析及变化,当然也会有迟滞等负面效果,即使专业评测也仅能以感官描述来测试动态对比度。ANSI对比度倒是和硬件成本及显示原理息息相关,专业评测也是必须要评的一项,第三方数据也很严谨,BARCO,Christie等公司的产品价格和这个数字有密切关联。也不要瞧不起160这个数字,国内电影院常见的标准就是:屏前环境光不高于0.5尼特的情况下,ANSI对比度(同屏对比度,帧内对比度,都是一个东西)不低于150.但对于普通玩家要注意的是不仅和机器型号及原理有关,环境关系太大了。比如SONY某代全新投影(9000美刀以上级别),全黑屋测下来是260,白墙白顶测下来就是80了。
renchi008
3楼-- · 2021-04-13 14:42
查到的老外测试TW6600原生对比度是320左右,这个应该是全黑环境下达到的最高值上面说的566对比度是国内常规评测,文中没提环境处理,如果是全黑估计要高得多,DLP应该远高于LCD
go力与美的化身
4楼-- · 2021-04-13 14:42
投影机的动态对比度只是厂家玩的数字游戏,在理想黑屋里面测试,如果投影机动态光圈能够做到完全关闭的话,理论上是∞:1的对比度。在实际观看中,能够达到15:1的对比度,播放PPT和视频、要求不高的话,就可以取得不错的观看效果了。
肥婆on99
5楼-- · 2021-04-13 14:44
关于APL这个话题,我们可以私下里继续聊,不然的话这个帖子就严重跑偏了
57375605
6楼-- · 2021-04-13 14:46
对,是这样的,ANSI对比度DLP远高于3LCD或者LXRD的,这也是DLP的景深和立体感好于液晶体系投影的根本原因。不过有些新知识也应该更新一下。根据本坛的Leoliang(常泡的人应该都知道)的测试:1,JVC NX系列的ANSI对比度超过了常见家用DLP,不过这个前提是他那个是超级无敌,坐在地上能吸土的黑了。换个普通黑屋结果如何未知。 他那个黑屋放个笔记本电脑,放全黑画面,加大曝光到液晶屏已经纯白了,背景还是黑漆漆的,这环境太稀少,不具备普适性。2,APL指标在HDR时代变的非常的重要,SDR时代几乎不考虑的,常规ANSI测试测的是50%的APL(黑白画面各一半)。但是HDR发展到今天,制作环节已经进化到了心理感知层面,leoliang认为这个50%的APL 指标没那么重要,因为常见画面很少见50%的APL。 我个人觉得ANSI对于测量WASH OUT(泛白或者串白)还是很重要的,这个DLP确实天然有优势,但是对于APL和环境及硬件的关联性我也在学习中,细节请查看leoliang的帖子。3,DLP天然黑位到不了0.05NIT以下,这还是有专家调试的前提下。而HDR时代理想状态要调试到0.005NIT,而这个劣势可见的未来都补不上。所以,只能说因人而异。一方面别听厂家忽悠动态对比度(全是扯蛋),另外对于绝大部分消费者告知现场观看即可,喜欢哪个买哪个就完了,亲戚朋友可以度身订做个意见。到了确实有兴趣,有能力,有基础(有摄影基础是最好的)的少数人,再去琢磨环境,对比度,调试等细节也是不错的。
fly我行我素123
7楼-- · 2021-04-13 14:47
ansi是比较苛刻的方法,其实很多意见是,意义不太大换算没有什么方法的
我就不信邪4
8楼-- · 2021-04-13 14:56
3DLP确实会调整光圈的(iris),但除了少量家用机型,大部分是没有动态调整(实时根据画面内容调整)这个功能的,主要是通过菜单设置或者可更换镜头来改变光圈。其实几年前(这个时候我完全不知道APL只知道ANSI)我都建议他们把IRIS从9降到5以下(一般是10档)来改善画质,结果你猜咋的?由于会降Peak亮度,大部分人又调回去了,只有一个人说降了以后看电影质感好了太多。我特么的,在我告诉他们怎么测之前,他们没一个人能看出来Peak亮度降了。现在他们可以把阳光感和仪器数字挂钩了,一个新技能交给他们结果错误观念更牢固了。这时候跟他们说LOG特性就是对牛弹琴了,就像小孩嘴里塞了糖死活都不张口怕你抢了。通过这事我也长了经验:技术有用没用取决于给谁,掌握在不恰当的人手里危害更大。眼见为实这事属实扯蛋。我个人对动态光圈反感原因有几个:我自己的机器实看的时候会有色温的改变:看字幕比较明显。国内这个大环境导致用动态对比度虚假宣传极其严重,二十几年前所谓ISO流明和ANSI流明指标也是这情况,拼命的玩数字游戏。因为要实时分析内容,像memc这种功能,只有5%的失败就会导致出戏。另外是不是挂字幕也会导致计算错误我就不清楚了,类似的东西MEMC,Local dimming等等对我价值不高。以上有两条都属于个人偏好,有很强的主观性。因为我看片最怕的就是出戏,而且很多慢节奏的老片,需要很长时间的铺垫,出个戏再找回节奏很麻烦。还有一点就是我搞过很多IT产品架构(包括蓝光时代的高清码流仪)设计和营销体系的事情,对于这种Hi-TEC字眼免疫力强一点。所以动态光圈我觉得主观因素很强,另外也不适宜在购买要素中占比太高。APL确实是的,我以前没考虑50%的事,看了你的帖子才想到确实没有片子会有50%的APL,到了HDR时代利用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低APL内容出现了(算一种炫技?),具体到DLP和LCD发光原理导致的低APL差异和观感之间的关联关系我也在学习中。但说回来,确实关于黑屋吸收二次反射光这个环节,圈子里认识太低,哪个机器好成天喊爹叫娘,吵成一片,一天到晚的所谓OLED死黑啊,0-255更好啊,阳光感啊,色彩密度更高啊之类的臆造理论,却不关心吸光不好,凤凰变乌鸡。房子连地基都没有,侃侃而谈风格和装修也是国内的现状了。
57375605
9楼-- · 2021-04-13 14:56
再补充一点,你说的这个APL降低就是元数据的最大亮度比如到了1000NIT,相应等比提升APL的绝对亮度高多了,要是不降低APL,会导致暗场画面变灰不细致?这个我还要细想想。不过还有另一个角度我是确定的。HDR时代编码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提升可以到10BIT,当然这离人眼的LOG特性还是相差甚远,但是可以把多出来的这个能力用在暗部场景制作上。也就是2084之类的曲线是两段:暗部的LOG曲线和以前幂常数GAMMA曲线的组合。这个角度来说,电影制作人会更多的使用10或者12bit HDR这个工具来用在低APL场景上。具体文献很久了,我回头找找。
肥婆on99
10楼-- · 2021-04-13 15:02
看来国外这种专业圈也蛮有意思的。当然前提是他们每个人都很清楚他们自己要的是什么,无论是NIGEL还是MANNI。无论财力多寡,预算都可以有的放矢。相比起国内圈子,当初有个玩3DLP的美滋滋的说:玩3DLP就不在乎性价比。我不禁笑了:没有3DLP二手市场的价格,你玩个毛啊。这让我想起了胶片时代亚当斯区域曝光法出来的时候,有些老大师为了表示对这种方法的不屑,摄影展还同时贴出底片。其实现在看来无所谓对错,区域曝光法影响了后来所有的影像理论,无论是胶片还是数字,但老大师的说法当然也有很高的价值,有没有价值只取决于观察角度。看法可能Kris这些人喜欢的是美式审美,也就是爆棚,爽,过瘾这种。HDR的动态对比度是异步的效应,利用瞳孔收缩的迟滞,心理记忆的前后对比创造一个瞬间的涡轮增压式的效应。其实国内AV圈大部分人(尤其是高端这块),都是奔着这种爆棚的感觉去的,只是由于知识的匮乏,学习能力的欠缺,不得不衍生出一套套的山寨理论。导致大笔的预算和自己想要的效果根毛关系冇得。乔布斯说的好:用户都是傻子,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却以为自己最清楚。还是我来定得了(大意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