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索尼 JUST EAR 研发者– 分享单元配搭与音响调声技巧

2020-07-12 00:29发布

今年下半年,香港Sony气势之盛,似乎超越了日本总公司(笑)!不但成为Just ear (XJE-MH2)第一个海外销售点,更于八月抢先全球其他市场,发布包括两款Signature Series新作在内一系列新产品,现在再请来Just ear开发者松尾伴大先生,于des展中接受访问,以及向用家们分享耳机心得。

src=http___inews.gtimg.com_newsapp_match_0_11347374334_0.jpg&refer=http___inews.gtimg.jpg

其实,松尾先生先前两次到访台湾时,已向当地传媒讲解了不少Just ear 的设计特色,包括他本来希望选用直径更大的动圈单元,但为了配合耳机内部空间大小,因而选择了比最初预想中稍为细小的13.5mm 动圈单元,再加入一枚动铁单元作为辅助。

这次来港,他进一步解释当中的技术要点。作为一款CM 耳机,必需面对「如何在不同耳形变化之下,维持同一声音表现」这个问题,在松尾先生开发的「BAnDynamic structure」架构之下,动铁单元相对容易处理,就是尽量贴近导管开口端。亦因为这个原因,Just ear 的耳内接近导管开口那部分,造得较细小,然后把较外围的部分尽量造得贴合耳形,作为隔音及主要支撑、固定点。


由于动圈单元需要安装在Just ear 的面板之上,怎样在不同耳道形状、深度、容积之下,保持同样的声音表现,就成为一大难题。松尾先生的解决方法有二,首先为动圈单元建立一个金属腔室,把单元完全包裹,背后留有六个气孔,以释放单元背波,而正面部分则有一个细小开口,配合软身导管,把声音导到耳道;第二,为了维持其声音表现,所以动圈单元这截导管,长度是固定的,为了在不同耳形之下,这段导管都能够维持较为一致的孤度变化,不会出现不规则折弯,故此松尾先生为导管内部加入一条弹弓,同时解决以上种种问题

被问及Just ear 的单元用料时,松尾先生表示,他选取了Sony 基本的动圈单元,而且是没有特别涂层的基本型号。他指出,Sony 的动圈单元之所以在振膜加上加上涂层,是为了令单元在中、高音域拥有更理想表现,但「BAnDynamic structure」理念之中,Just ear 的动圈只负责较低的频段,因此无需加上涂层。

动铁单元也是取用Sony 当时的基本型号,而且单元之间不设分音器。由此可见,这款CM 的know-how 不在于单元如何特殊,而在于编排、腔体、导管、滤棉等细节,当然,松尾先生作为Sony 第五代耳型职人,耳机外壳的制作手工,也是重点之一。

延伸阅读:Sony DMP-Z1评测(上集)-巨砖的技术重点与初步听感

方才提及,Just ear 不设分音器,哪如何为Monitor、Listening、Club,以至只在日本发售、根据用家要求而独立调音的XJE-MH1,如何设定亦声音取向呢?松尾先生表示,重点在于滤棉材质及分量,当然,具体应用情况是秘密,也是他多年耳机经验及不停尝试的综合成果。

在先前为Just ear (XJE-MH2) 试音的过程中,发现这款耳机适宜选配推力较低的DAP,推力太强会出现拍边。对于,松尾先生指出,他在2013 至14 年开发Just ear 时,市场上的Hi-End DAP 数目远少于现在,Sony NWZ-ZX1、Astell & Kern AK100 等等,就成为它的参考器材。这些DAP 的输出普遍低于现时大部分Hi-End DAP,而松尾先生亦刻意降低Just ear 对前端的需求,希望就算是手提电话也可以轻松推动之,所以这款CM 并不难推,但功率承受能力也同步下降。


面对Sony两款力量雄浑的「金砖」NW-WM1Z、「黑砖」NW-WM1A,以及市场上一众设有平衡输出的DAP,松尾先生为增设多一个型号,以配合推力比「金砖」、「黑砖」更强的「巨砖」DMP-Z1,此型号比其他Just ear能够承受更大推力,以回应市场呼声。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