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唱片和CD哪个音质好听些?你怎么看?

2020-01-10 04:55发布

黑胶唱片和CD哪个音质好听些?你怎么看?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0条回答
jhjou
1楼-- · 2020-01-10 05:40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后面又去网上查了一下资料,下面我来表态下看法。

先说下黑胶的制作原理吧!黑胶是通过声音-电信号-机械信号-盘片纹路而产生的,这个过程单中机械这一步损失最大,任何机械传动都会收到温度,湿度,精密度,重力等方面的影响,把黑胶唱片放出来的同时存在这个问题。如果再进行复制刻录只可能是损失越来越大,通常世面上能买到的都是刻录版,母带一般是买不到的,就算买到价格也不菲!

再说说cd的制作原理。首先要知道cd是光盘,那光盘是什么结构的呢?其结构是1基板:材料是聚碳酸酯,一种冲击韧性极好,使用温度范围大,尺寸稳定性好,无毒性,耐候性。2记录层:这是记忆信号的地方,它是基板上的专用有机染料涂层,以供激光记录信息。3反射层:它是反射光驱激光光束的区域,借反射的激光光束读取光盘中的资料。4:保护层:它是用来保护光盘的资料不被破坏,材料为光固化丙烯酸类物质。

总结,黑胶和cd两者之间,个人感觉cd的保真能力是比黑胶唱片要来的好,从结构上讲音质方面也是好上一个级别。



每日荐赏
2楼-- · 2020-01-10 05:39

假如你是个音响发烧友,就会知道黑胶唱片与CD的音质相比应该从音源与功放还有音箱去分析。

黑胶唱片的信号源是记录在磁性物质之上,与以前使用的卡带差不多,我们称这种信号源为模拟信号。

CD代表小型镭射盘,是一个用于所有CD媒体格式的一般术语。您所说的应该是音频CD机,它的信号源是数学信号。

黑胶唱片机的原理是利用声—电—机换能原理,将声音转变为相应的机械振动,以刻纹的方法在胶片上刻成声槽。通过放唱设备可重放所录的声音。做为信号源来说,模拟信号有着温暧、对人声的表现更舒适的感觉。但也有杂音过多,音号源采集不够全面的缺点。

CD唱片及CD机的工作原理就是还原录制的数字信号。它的优点是信号源全面,细节演绎完整。但是有着数字信号共有的缺点——音质过冷,听久了耳朵会不舒服,有厌倦感。

因为工作生活的关系,我不得不放弃"发烧友″这一身份。2002年之前,是一个属于"发烧友"的时代。为了解决音源、音响设备的完美组合,多少"发烧友"在音响市场里努力探索着。

为了解决数学信号源(CD)冷的缺点,我们使用胆机(电子管功放)。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搭配心仪的音响组合。这些音响设备从几千元~几百万元,却也只能是个人的耳朵和心灵的选择,永远无法完美。

胆机因为自身的优势(电流强度大,发生温暖,更容易达到音箱的高低频上限和下限)而受到大多数发烧友的青睐。而纯后级甲类功放应为设备信号输出稳定,不易损坏等优点,也很受人欢迎。

无论是使用黑胶唱片还是CD天碟(高保真发烧碟),我们都需要用心去搭配适合自己的音响设备。一套电脑有源音响是不可能还原出你想要的音乐的。

另外,欣赏音乐的空间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音响设备的摆放,吸音材料的安装这些都能决定音响效果的好坏。

爱好音乐,不仅需要喜欢音乐,也要有一副好耳朵。需要您去懂音响,懂一些音响设备的知识,然后慢慢去琢磨。

您问的问题如果好好回答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我只能用大白话简单回答,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一点浅见,见谅!

天人各一
3楼-- · 2020-01-10 05:41

首先,为什么要听黑胶唱片?黑胶与CD之间有什么区别?

黑胶唱片的黄金期是 50-60-70 年代,那是一个古典音乐大师星光璀璨的时代。

黑胶和CD的区别,打个比方,黑胶就好比是胶片拍出来的照片。CD就好比是后期经过了PS磨皮、美白,毛孔毕现的照片。

黑胶的听感是温暖的,整首曲子听下来,耳朵是软绵绵的。

CD的听感是冷冰冰的,没有感情的。

黑胶和CD只是存储介质不同,内在最大的差别就是录音模式。

从技术角度,黑胶是模拟信号,录音是连续的。CD是数字信号,是01010101,录音不连续。

从制作上看,黑胶是源自制作公司首次录音的母带,然后通过母带制作的黑胶唱片,这个过程是全程模拟的。

CD也是源自母带,但是很多母带都是几十年前的了,由于老化和存储条件的限制,唱片公司会将模拟母带转换成数字母带,然后再制作成数字信号的CD。

模拟母带每次都会磨损,所以最好的黑胶唱片就是头版生产的,然后是次版,次次版。

一套1万元的黑胶系统(唱机+唱头放大器+有源音箱),听感可以完爆3万元价位的CD系统。

一套5万元的黑胶系统(唱机+唱放+功放+无源音箱),可以完爆10万元的SACD系统。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复刻版的黑胶,售价大概在200-300左右,大多是一些经典名盘,可在我眼里都是垃圾。

因为它不是通过当年的母带转录,而是通过数字母带,甚至是通过CD转制,已经是全程数字,完全没有了黑胶的精髓。

鉴别这类复刻版的垃圾黑胶唱片,主要有以下几点:重量为180G,制作年份80年代以后,上面印着digital recording 的。

XuanX
4楼-- · 2020-01-10 05:42

1、从理论上说,黑胶唱片和 CD 的音质是无法比较的,因为前者是模拟介质,记载声音的波形,后者是数码介质,记录的是 1 和 0 。

2、总有人说黑胶音质好,那通常是对黑胶唱片的声音特点有偏好 。但是,对于现在的大部分听众来说,都已经适应了 CD 的声音特点,CD 的 44KHz 音质也已经达到了大部分地球人耳部的音域极限,CD 是以数码方式记录声音的,准确也不易变质。

3、黑胶和CD的区别,就像手绘的画和电脑渲染的场景的区别。从音质和精确程度来说,CD甩了黑胶不知道几条街,但是音乐最终打动人的是感觉而非纯技术的声音回放。

电脑渲染的画面最终要花很多额外的功夫去制造杂质来增加人情味和真实感,CD也是一样,最好的录音往往夸耀的不是有多精确,而是瑕疵里面透出的不经意的炫技。黑胶的模拟特性决定了那些比CD多出的杂音本身都可以是真实感和空气感的一部分,也是音乐本身的一部分。




tac
5楼-- · 2020-01-10 05:46

一个不懂音乐人的声音。黑胶与cD到底谁占鹿首,讨论中的焦点,总是休休不止。从历史发展进程中理解,音频科枝人员在寻找最好录播放音源只有向前发展,历史总不会倒退,黑胶时代是当代的进步带给社会听觉享受,cD是黑胶时代基础下听觉进步产品。cD的优点是黑胶不可超越,首先,保存方便,体积少,更多源化,对玩家而言器材更加体現烧字,因为cD对器材要求更高(正品片源,固为制作成本复制)。片源做成玩家对cD多角度理解,对黑胶的偏爱是个人爱好,但不能代表今天时代的进步。

YiJie
6楼-- · 2020-01-10 05:48

我觉得CD的音质会好一点

怎样来解释这两种音质呢?首先要弄明白这两种录制方式的区别。

下面是科学理论上的解释

黑胶是通过声音-电信号-机械信号-盘片纹路而产生的,这个过程看似没有任何损失,但其实机械这一步损失特别大,任何机械传动都会收到环境、温度、重力等各方面的影响,把黑胶唱片再放出来时同样存在这个问题。而黑胶的母带肯定是损失最小的,如果要再进行复制刻录,只可能是损失越来越大。通常大家也只能拿到复制刻录盘而不是母带。

CD是通过数码采样-记录数字信号方式产生,在采样过程中确实有损失,因为采样率就决定了音频范围,但是CD的采样率足以高到超过人耳的听觉范围,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所谓的“有损”并没有意义,损失的是听不见的部分。这一个损失可谓是“明码标价”的,而整个CD系统除了这一点有损失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损失。(你如果非要说线路设备损失,那黑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一点互相持平抵消)一旦进入数字化以后,无论传播、复制刻录都是无损的,CD上的数据有足够的冗余和纠错功能能保证复制出来的盘和母带是一模一样的。

接下来说说直观感受的实际听觉

听起来两种都没有现场效果好,而在设备是相同级别的情况下,CD的音质听起来就是比黑胶的好,不敢说我是绝对权威,但是也是学了几十年音乐的人,听过大大小小音乐会,也买了不少CD和黑胶,这点区分度还是能辨认出来的。

Vinci
7楼-- · 2020-01-10 05:51

黑胶CD兼容黑胶的高保真和CD的低噪音,开创靓声新纪元后期母带德国精制革命性的唱片制作新技术录音现场并赋予音乐本身。首先,制作人和录音师等人自行开发了音频处理软件,在纯净电源及高精确度的数码规格,并从艺术的角度调整与处理能量的密度,动态及频宽等。在压制CD时以特殊的材料和工序,提升镭射光束读取讯号的精确度,降低因CD及机械振动造成的失真等。并以最直接及最耗时的方式,制作出比一般CD母盘还要精确数十倍的黑胶CD 碟。

黑胶CD采用独家专利的生产技术,它不存在压铸损耗和格式转换而导致音质劣化的弊病,特殊材料的运用让黑胶CD更经久耐用。简单的说,黑胶CD采用独家专利的技术,加上艺术感觉的处理,即使在普通CD机上亦能取得(黑胶唱片)般的音乐享受。

普通CD:

CD代表小型镭射盘,是一个用于所有CD媒体格式的一般术语。现在市场上有的CD格式包括声频CD,CD-ROM,CD-ROM XA,照片CD,CD-I和视频CD等等。在这多样的CD格式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一个或许是声频CD,它是一个用于存储声音信号轨道如音乐和歌的标准CD格式。CD数字声频信号(CDDA)是由Sony和Philip在1980年期间作为音乐传播的一个形式来介绍的。因为声频CD的巨大成功,今天这种媒体的用途已经扩大到进行数据储存,目的是数据存档和传递。和各种传统数据储存的媒体如软盘和录音带相比,CD是最适于储存大数量的数据,它可能是任何形式或组合的计算机文件、声频信号数据、照片映像文件,软件应用程序和视频数据。CD的优点包括耐用性、便利、和有效的花费。

  



之巅音响
8楼-- · 2020-01-10 05:53

音质评价标准

所谓声音的质量,是指经传输、处理后音频信号的保真度。目前,业界公认的声音质量标准分为4级,即数字激光唱盘CD-DA质量,其信号带宽为

10Hz~20kHz;调频广播FM质量,其信号带宽为

20Hz~15kHz;调幅广播AM质量,其信号带宽为

50Hz~7kHz;电话的话音质量,其信号带宽为

200Hz~3400Hz。可见,数字激光唱盘的声音质量最高,电话的话音质量最低。除了频率范围外,人们往往还用其它方法和指标来进一步描述不同用途的音质标准。

对模拟音频来说,再现声音的频率成分越多,失真与干扰越小,声音保真度越高,音质也越好。如在通信科学中,声音质量的等级除了用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外,还用失真度、信噪比等指标来衡量。

对数字音频来说,再现声音频率的成分越多,误码率越小,音质越好。通常用数码率(或存储容量)来衡量,取样频率越高、量化比特数越大,声道数越多,存储容量越大,当然保真度就高,音质就好。

声音的类别特点不同,音质要求也不一样。如,语音音质保真度主要体现在清晰、不失真、再现平面声象;乐音的保真度要求较高,营造空间声象主要体现在用多声道模拟立体环绕声,或虚拟双声道3D环绕声等方法,再现原来声源的一切声象。

音频信号的用途不同,采用压缩的质量标准也不一样。

如,电话质量的音频信号采用ITU-TG?711标准,8kHz取样,8bit量化,码率64Kbps。AM广播采用ITU-TG?722标准,16kHz取样,14bit量化,码率224Kbps。

高保真立体声音频压缩标准由ISO和ITU-T联合制订,CD11172-3MPEG音频标准为48kHz、44.1kHz、32kHz取样,每声道数码率32Kbps~448Kbps,适合CD-DA光盘用。

对声音质量要求过高,则设备复杂;反之,则不能满足应用。一般以"够用,又不浪费"为原则。

音质评价方法

评价再现声音的质量有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方法。例如:

1.语音音质

评定语音编码质量的方法为主观评定和客观评定。目前常用的是主观评定,即以主观打分 (MOS)来度量,它分为以下五级:5(优),不察觉失真;4(良),刚察觉失真,但不讨厌;3(中),察觉失真,稍微讨厌;2(差),讨厌,但不令人反感;1(劣),极其讨厌,令人反感。一般再现语音频率若达7kHz以上,MOS可评5分。这种评价标准广泛应用于多媒体技术和通信中,如可视电话、电视会议、语音电子邮件、语音信箱等。

2.乐音音质

乐音音质的优劣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声源特性(声压、频率、频谱等)、音响器材的信号特性(如失真度、频响、动态范围、信噪比、瞬态特性、立体声分离度等)、声场特性(如直达声、前期反射声、混响声、两耳间互相关系数、基准振动、吸声率等)、听觉特性(如响度曲线、可听范围、各种听感)等。所以,对音响设备再现音质的评价难度较大。

通常用下列两种方法:一是使用仪器测试技术指标;二是凭主观聆听各种音效。由于乐音音质属性复杂,主观评价的个人色彩较浓,而现有的音响测试技术又只能从某些侧面反映其保真度。所以,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能真正定量反映乐音音质保真度的国际公认的评价标准。但也有报道,国际电信联盟(ITU-T)近期已批准一种客观评价音质的被称之为电子耳的新型测量方法,可对任何音响器材的音质进行客观听音评价,也可用于检测电话通讯语音编码系统的缺陷。

现将乐音音质评价方法综述如下:

1.主观听判音效

  

通常,据乐音音质听感三要素,即响度、音调和愉快感的变化和组合来主观评价音质的各种属性,如低频响亮为声音丰满,高频响亮为声音明亮,低频微弱为声音平滑,高频微弱为声音清澄。下面结合声源、声场及信号特性介绍几种典型的听感。

①立体感

主要由声音的空间感(环绕感)、定位感(方向感)、层次感(厚度感)等所构成的听感,具有这些听感的声音称为立体声。自然界的各种声场本身都是富有立体感的,它是模拟声源声象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德?波尔效应证明,人耳的生理特点是:人耳在两声源的对称轴上,当声压差△p=0dB和时间差△t=0ms时,感觉两声源声象相同,分不出有两个声源;而当△p>15dB或△t>3ms时,人耳就感觉到有两个声源,声像往声压大或导前的声源移动,每5dB的声压差相当于lms的时间差。哈斯效应又进一步证明,当△t=5ms~35ms时,人耳感到有两个声源;而当近次反射声、滞后直达声或两个声源的时间差△t>50ms时,即使一次反射声(又称近次或前期反射声)或滞后声的响度比直达声或导前声的响度大许多倍,声源方位仍由直达声或导前声决定。

根据人耳的这个生理特点,只要通过对声音的强度、延时、混响、空间效应等进行适当控制和处理,在两耳人为的制造具有一定的时间差△t、相位差△θ、声压差△P的声波状态,并使这种状态和原声源在双耳处产生的声波状态完全相同,人就能真实、完整地感受到重现声音的立体感。与单声道声音相比,立体声通常具有声象分散、各声部音量分布得当、清晰度高、背景噪声低的特点。

②定位感

若声源是以左右、上下、前后不同方位录音后发送,则接收重放的声音应能将原声场中声源的方位重现出来,这就是定位感。根据人耳的生理特点,由同一声源首先到达两耳的直达声的最大时间差为0.44ms~0.5ms,同时还有一定的声压差、相位差。生理心理学证明:20Hz~200Hz低音主要*人两耳的相位差定位,300Hz~4kHz中音主要*声压差定位,更高的高音主要*时间差定位。可见,定位感主要由首先到达两耳的直达声决定,而滞后到达两耳的一次反射声和经四面八方多次反射的混响声主要模拟声象的空间环绕感。

③空间感

一次反射声和多次反射混响声虽然滞后直达声,对声音方向感影响不大,但反射声总是从四面八方到达两耳,对听觉判断周围空间大小有重要影响,使人耳有被环绕包围的感觉,这就是空间感。空间感比定位感更重要。

④层次感

声音高、中、低频频响均衡,高音谐音丰富,清澈纤细而不刺耳,中音明亮突出,丰满充实而不生硬,低音厚实而无鼻音。

⑤厚度感

低音沉稳有力,重厚而不浑浊,高音不缺,音量适中,有一定亮度,混响合适,失真小。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评价音质的听感,象力度感、亮度感、临场感、软硬感、松紧感、宽窄感等。

2.客观测试技术指标

①失真度

谐波失真,主要引起声音发硬、发炸;而稳态或瞬态互调失真主要引起声音毛糙、尖硬和混浊。二者均使音质劣化,若失真度超过3%时,音质劣化明显。音响系统的音箱失真度最大,一般最小的失真度也要超过1%。

相位失真,主要引起1kHz以下的低频声音模糊,同时影响中频声音层次和声象定位。

抖晃失真,主要是电机转速不稳,主导轴-压带轮压力不稳,磁头拍打磁带等造成磁带震动和卷带量变化,进而使信号频率被调制,声音音调出现混浊、颤抖。抖晃通常用音调变化的均方根值表示,通常,录音机的抖晃率

②频响与瞬态响应

频响,指音响设备的增益或灵敏度随信号频率变化的情况,用通频带宽度和带内不均匀度表示(如优质功放的频响1Hz~200kHz±ldB)。带宽越宽,高、低频响应越好:不均匀度越小,频率均衡性能越好。通常,30Hz~150Hz低频使声音有一定厚度基础,150Hz~500Hz中低频使声音有一定力度,300Hz~500Hz中低频声压过分加强时,声音浑浊,过分衰减时,声音乏力;500Hz~5kHz中高频使声音有一定明亮度,过分加强时,声音生硬;过分衰减时,声音散、飘;5kHz~10kHz高频段使声音有一定层次、色彩;过分加强时,声音尖刺;过分衰减时,声音暗淡、发闷。按此规律,可根据各种听感,定量调节音响系统的频响效果。

瞬态响应,是指音响系统对突变信号的跟随能力。实质上它反映脉冲信号的高次谐波失真大小,严重时影响音质的透明度和层次感。瞬态响应常用转换速率V/μs表示,指标越高,谐波失真越小。如,一般放大器的转换速率>10V/μs。

③信噪比

信噪比,表示信号与噪声电平的分贝差,用S/N或SNR(dB)表示。噪声频率的高低,信号的强弱对人耳的影响不一样。通常,人耳对4~8kHz的噪声最灵敏,弱信号比强信号受噪声影响较突出。而音响设备不同,信噪比要求也不一样,如Hi-Fi音响要求SNR>70dB,CD机要求SNR>90dB。

④声道分离度和平衡度

声道分离度,是指不同声道间立体声的隔离程度,用一个声道的信号电平与串入另一声道的信号电平差来表示。这个差值越大越好。一般要求Hi-Fi音响分离度>50dB。声道平衡度,是指两个声道的增益、频响等特性的一致性。否则,将造成声道声象的偏移。

分割线~~~~~~~~~

很明显,在这个国家标准中,对音质的评价就包含主管客观两个标准。黑胶在技术指标上有2项不能与CD相比,落后于CD。但是在剩余的其他指标上完全领先于CD,个别指标甚至领先于sacd。那些仅凭噪音水平和分离度来评价音质的人可以省省了。

因此,个人认为黑胶的音质是超过CD的。




Vinci
9楼-- · 2020-01-10 05:54

感谢邀请:黑胶唱片和CD哪个音质更好,接下来小编带你来盘点一下

1、为什么CD会取代黑胶而成为市场的主流呢?是因为它的音质胜于黑胶么?CD采用二进制数字式01的记录方式,决定了其记录的内容与模拟录音的母带有了本质性的差异。与母带相比,任何一段录音的信息量缺失都是必然的。就如一个模特与她的画像,就算画功如何之真切,也只是像真,并不是同一事物。 而黑胶基本采用模拟的记录形式,与模拟录音母带所记录的内容是一致的,差别在于转录过程中的母带与器材传输的损耗。就如同一人在不同时间内摆同一个姿势一样,是真实的重现。 CD取代黑胶是在于商业社会买卖的规律。生产CD所需的成本估计就是塑料那几分钱,而运输占体积小,随便卖几十元,唱花了碟也不会跳线,利润的惊人和消费者的接受性和可负担性都是显而易见的。黑胶大批量生产光压铜模就已经有每张碟几元的成本了,还没计算聚乙烯原材料的成本,运输又重又占地方,保存不好又容易损耗跳线,也卖几十元的话,恐怕赚头不大且消费者购买意欲不高。相比之下,黑胶必然在主流市场上被CD取代。 音质上,CD噪音小,信噪比大,也就是黑胶所谓的“爆豆声”在CD上是绝迹的。 而其他方面,我不愿比较。原因只有一个,CD因为不是原声,于是录音可经过音质的处理、随意放大减小甚至修改;黑胶是原声,经过剪接和信噪比调较,甚至早期立体声头版和一些母带直录,只剪接,不作其他修改,录音的效果是如何,黑胶就很忠实地记录下来。如果有人要用所谓同一个录音的CD和黑胶来比较,那或者应用一个比喻:这是一个整容美女和一个原装女人的较量,你喜欢哪个?释随尊便了。

2、黑胶和CD保存的比较 CD在制作上,塑料上镀上铝或其他金属,通常在2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金属膜在光的作用下开始氧化直至彻底穿孔报废。 黑胶保存上,只要不受热受压,竖立放置,又不播放的话,基本无任何损耗。不怕光不怕水,随手拿出一张黑胶唱片都有可能比你我老。

3、音乐发烧的路途上,我觉得应该怎么取舍?(有关翻版黑胶) 或者应该先从收集的难易程度上做文章,CD基本上每张都是大量发行,甚至还有翻版,只要给得起钱,我相信没什么碟是弄不到的。LP刚好相反,首先每一个版都有量的限制,翻版难度极大(我见过的翻版只有许冠杰的鬼马双星,当然,中国国内出版的任何境外作品,包括港台歌手、古典音乐,如不是国内的演奏,则基本都是翻版了。这种翻版音质极差,基本上是用录音带来翻录的,所用的压模是铁模,做工粗糙,毫无收藏价值。),而且经过年月的洗刷,碟本身不断的损耗,几十年后,完好的唱片已经越来越少了,“有钱不是万能”这话用在LP身上再适合不过了。

小结:关于黑胶唱片和CD唱片的对比一、LP与CD的比较问题 这个问题,是发烧界永恒的话题。LP与CD的爱好者也已经有很长时间的争辩。 观点是,无所谓好不好,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只有喜欢不喜欢,是不可比较的。 我本身自己就收集了几千张CD,对于我来说,CD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唱片,CD是Compact Disk的缩写,有占空间小的碟的含义。一张缩小了,可一只手指穿着放进机器的碟,便携性是LP无法比拟的,但也由此我观感里产生了它是玩具多于唱片的感觉,正如把一堆MP3都COPY进一张碟里,你说它就可成为唱片了么?LP我们叫黑胶唱片,有些权威有些忌讳“黑”字,于是说这是不正规的说法。在下却觉得这个叫法很直观,很利于人们重新认识这一事物,很喜欢这个叫法,以下都用这个叫法。LP就是Long Play的缩写,有人解作密纹唱片,EP就是Extended play record,通常是45转/分钟的密纹唱片。外观而言,黑胶唱片又比CD有更有欣赏性,一张封面设计优良的黑胶唱片,往往本身就是一张吸引感官的艺术品,一幅画卷。

jciw
10楼-- · 2020-01-10 05:57

1、黑胶唱片是模拟录音、然后制模、压制的 ,标准的黑胶唱片是用拾音器来拾音的,是输出模拟信号,并直接用音频放大器放大,完全是无失真的原生音频信号。CD是录音后数字化音频文件,然后制模、压制的,也有很多人认为CD的音质好,这是因为黑胶唱片本身是会磨损的,播放一次就磨损一次。而且唱头很容易受到静电的影响产生杂音。从现实的观点来说黑胶唱片的底噪因而会比较高。在一个低劣的音响系统里,很容易会有错觉认为CD比黑胶好,或最多两者没差别。但在高级音响系统上这两者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2、黑胶是通过声音、电信号、机械信号、盘片纹路而产生的,这个过程看似没有任何损失,但其实机械这一步损失特别大,任何机械传动都会收到环境、温度、重力等各方面的影响,把黑胶唱片再放出来时同样存在这个问题。而黑胶的母带肯定是损失最小的,如果要再进行复制刻录,只可能是损失越来越大。通常大家也只能拿到复制刻录盘而不是母带。

3、CD是通过数码采样,记录数字信号方式产生,在采样过程中确实有损失,因为采样率就决定了音频范围,但是CD的采样率足以高到超过人耳的听觉范围,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所谓的“有损”并没有意义,损失的是听不见的部分。而整个CD系统除了这一点有损失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损失。假如进入数字化以后,无论传播、复制刻录都是无损的,CD上的数据有足够的冗余和纠错功能能保证复制出来的盘和母带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