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12平板耳塞评测

2021-09-15 11:05发布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距离上一次的伴乐谈分享更新,大概也有半个多月了,上一次写的是才子伴乐谈连载以来,分享过最昂贵的耳塞,写完以后的副作用就是,试听结束之后,两三天内对很多塞子就提不起什么兴趣了,从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个贤者时间。好在这个时间对我来说不会太长,其实因为工作关系,才子平日里对各类器材接触的越多,对于器材本身的依赖就越低,更换器材带来的新鲜感远不及聆听新的唱片带来的快感。从纯硬件的角度来说,才子这个“差不多就满意”的心态,是成为不了合格音响评论员的,不过无所谓,HIFI发烧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条名字相同,但是经历各不相同的路,有些人历练的是眼界,有些人调整的是心态。最后,各自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满足,就够了。

1.webp.jpg

以上这些感触也非常适用于今天出场的主角,它便是北京耳机展报道里面,才子很是看好的一条“三平”耳塞GL12。哪三平?首先,它来自这一两年受关注程度很高的金“平”面,其次,它是一款“平”板耳塞,第三,它的定位非常“平”价,千元出头。最早从今年上海耳机展上,我就已经见到了GL12的工程版,当时还是个全封闭的腔体,根据大半年的持续优化,改成了半开放式,前一阵子,它终于定型发布。从申请试玩到现在,也过去了个把月的时间,分享一些关于它的使用心得。最近看到GL12用家其实挺多的,今天算是抛砖引玉一回吧。

2.webp.jpg

从参数上看,GL12的阻抗和灵敏度都非常适合便携,仅仅20欧和108db,作为一款平板入耳耳塞产品,从易驱性上,是完全合格的。至少不像他们家不少大耳机产品,看着参数就很不好推,结果实际用起来发现更不好推(惨)。我不太清楚金平面对于GL12的用户画像是什么样子,但是从日常使用上,我用手机、小尾巴和各种播放器都试过,整体感觉是,这个塞子音质下限比较高,各种前端都可以推得七七八八,而且推不满也不会难听,但是它的上限要通过换线和前端搭配才能打得开。GL12的原配线材是2pin接口,无氧铜镀银的材质,黑白相间的颜值倒是简约,而且是原生4.4平衡口,另配了一个4.4转3.5的转接线,可以放在木盒包装里面。这个圆柱体木盒做工还算细腻,但是作为外出携带的话,实用性比较低,第一是体积太大,第二是内部三层海绵过多,至少需要撕掉两层,看来官方也没打算把木盒设计成便携的定位,包装里面配了一个布袋子可以满足外出使用,除此以外,要吐槽的就是GL12的胶套只提供了一大一小,比起其他配件大厂,要显得寒碜不少。

3.webp.jpg

前面说起配件大厂,想起一个话题,很多品牌我们提及起来,都会说到其固有的一些特点标签,有点类似“人设”。比方说达音科之“配件大厂”、飞傲之“价格屠夫”、海贝之“软件达人”、某某某之“二手划算”,而对于金平面这个近两年崛起的新军,它的品牌标签是什么?从才子接触他们家一些代表性产品来看,物有所值这四个字,大概可以概括现阶段的产品,且不说初探HIEND门槛的铝带耳机GL1200,全面中正古典大杀器价格竟然只开价7K多,也不提便宜大碗的平板耳机GL2000,一度成为论坛里面现象级讨论产品,就哪怕是偏科的气动耳机GL850,虽然最初版唯人声的风格我不太习惯,但其中频信息量在其价位也无出其右,讲真如果以上三个耳机的驱动门槛可以更低一点,再低一点的话,我可能会把物有所值的“有”改成“超”,这仨耳机有点像HD800的性价比,音质上限绝对对得起单个耳机价格,但是要达到能够驱动到音质上限的系统搭配投入,一定是不便宜。而此次的GL12平板耳塞,是不是也是这么一个路数?

4.webp.jpg

答案是否定的,GL12对于前端的驱动要求并不高,如前文所说,甚至小尾巴都可以说驱动的虎虎生威,GL12对前端的挑剔,主要是在音色上。最初开声的时候,GL12给印象是:好像有点蒙?本着平板耳机大力出奇迹的固有印象,直接插在一体机上煲了几天,声音开阳了一些,但是音色上的改善度并不大,你要说GL12是个耳塞版的HD650我觉得还真有那么点意思:棉被一般的高频,高情商的说法就是醇厚耐听,低情商说法就是没啥激情,缺乏亮点。这个风格走向和当下很多耳塞都不一样,在HIRES为代表的高码音乐大行其道的当下,很多塞子都为了突出延伸,不会把高频做得很暗,但其实高频延伸这个东西,就好像“大不大”和“爽不爽”两者的关系一样,“有没有”和“亮不亮”其实没有特别直接的逻辑联系。仔细去听,高频的很多细节,GL12是有的,只不过因为音色的关系,这种明暗的对比并没有其他塞子那么明显。

5.webp.jpg

不知道是不是型号上的刻意,金平面铝带耳机GL1200采取了可换铝带单元的设计,而少了两个零的GL12,也有可换出音口的设计,但是从实际效果来说,口径大的出音口,声音是明显好于小号的,具体体现是更加开阔一点,所以对比了一下,感觉这个可换的设计对自己来说,聊胜于无吧,除非是特别追求能量感而忽略场面感的玩家。否则大口径的版本足够,不过换个角度想一想,在头戴大耳的领域里面,平板单元的优势也是发声面积一寸大一寸强,可能在耳塞身上也有类似规律吧。但是要特别说明的是,无论是哪种可换出音口,GL12的基本音色是没有特别大变化的,都是那种比较厚实,高频偏暗,低频比较强调宽松质感的风格。这种风格让它聆听中小编制的古典乐,以及港台老歌、日本演歌、欧美流行都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如果要播放那些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音乐,就不是那么贴切了,因为GL12的声音更“贴地气”。

6.webp.jpg

这种风格使得GL12在和前端的配合上,并不是百搭的,单就耳塞本身来说,GL12这种风格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优势是它对于数码声的前端拥有极强的免疫力,可以将冷硬高频对听感的刺激降到最低,同时可以保持足够的信息量和音乐流畅度,当年HD650/580也有点这个意思,一暗一顺遮百丑。但劣势在于,这个双刃剑也使得GL12身上完全没有那种穿云裂魄的穿透力和爆发力,缺乏起伏的平和很难第一时间抓住听者的耳朵。就好象我们看一部纪实风格的电影,如果没有激烈的剧情冲突和命运转折,只有和我们生活中一样柴米油盐的躺平,观众们也不会全部买账。所以听了一阵子原线以后,我尝试给它换了一些更偏中高频的耳机线,同时也使用了像海贝NewR6、DX300这样能量重心偏高的播放器,这样的组合对于GL12来说是比较恰当的搭配。我们用照片来做一个比方,原线下的GL12,是山雨欲来的阴暗,你需要集中精力区分暗色调背景下的细节和动态,换线并搭配明亮型的前端之后,就好像把乌云撕开了一个口子,让一些阳光洒下来,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看清楚原先存在但是没留心的地方,但是要注意的是,口子不能撕得太大,否则阳光太耀眼反而又会遮掩了很多细节,当然了,GL12本身声底也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一个很明亮的耳塞,来自线材和前端的改变,总还是有限的。所以,GL12和GL850更相似,都是有强烈个性的存在,喜欢老森海的玩家大概率会适应和喜欢GL12的风格。

7.webp.jpg

从具体表现上,GL12也有点森海棉被三兄弟的影子,这个塞子本身横向声场挺宽,虽然可以容纳足够规模的管弦乐队伍,但是声场纵深比较一般,所以个人更加推崇用它听巴洛克时期的室内乐作品,理由是巴洛克时期各种协奏、大协奏作品的编制不算大,对器材纵向的层次要求不是那么高,另一方面,很多巴洛克作品用古乐器演奏,声音也是偏中高频的,加上多声部多线程,听惯古典和浪漫主义作品的玩家可能会觉得嘈杂,用GL12则可以完美中和,提升耐听度。聆听Archiv出版,由戈贝尔指挥科隆乐团带来的器乐版巴赫赋格的艺术,你会听到非常柔和的弦乐线条,几个声部很清晰地同步前行,而且GL12的低频也为整个乐团增加了有支撑力的烘托,这个时候你会感慨一声这是来自含蓄的美意。

8.webp.jpg

和当下很多主流入耳塞子相比,GL12的“人设”确实有点HD650面对HD800的感觉,并不是新派的审美,也不是迎合ACG、NEW AGE这类音乐的路子,受众对象估计是我这种热衷于器乐和港台欧美老歌的佛系中年了。加之本身千元级入门产品,在“全面+平庸”和“特色+软肋”之间,就注定要选择一条路来走,所以GL12必然会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产品。沿用本文开头的说法,每个人的经历都叫“路途”,但每一个路途都各有差别,找寻自己满意的就行,是否拥有一件器材,终归是亲耳试听以后,自己说服自己的选择。

原文出处:才子伴乐谈

赞赏支持